本文目录一览:
2025年4月汽车销量排行榜(轿车/SUV/MPV)
销量位列第四,传祺E8作为一款中型MPV车型,凭借其出色的空间布局和舒适的乘坐体验,受到了消费者的关注。极狐考拉 销量位列第五,极狐考拉作为一款紧凑型MPV车型,凭借其时尚的外观和实用的性能,在MPV市场中占据了一定的市场份额。别克GL8 销量位列第六,别克GL8作为一款经典的MPV车型,一直受到消费者的喜爱。
轿车销冠:秦PLUS,4月销量46324辆,有DM - i和EV版本,DM - i版更畅销,售价98 - 198万元,融合燃油车与电动车优点,节能省钱又实用。微型车销冠:宏光MINIEV,销量12445辆,是唯一销量过万的微型电动车,适合通勤,找车位方便,用车成本低,价格亲民,品牌受认可。
大众途昂L:作为途昂的升级版,其在空间和舒适性方面进一步提升。其他热门六座车型排名:2025年第21周热门中大型MPV及6座车型人气排行榜TOP5中,世纪、极氪00雷克萨斯LM等车型人气较高。2025年4月20万以内六座汽车销量排行榜中,零跑C1eπ00锐胜王牌M7等车型销量领先。
旗舰产品销量领先,混动市场表现突出 广汽丰田的旗舰产品——凯美瑞、汉兰达、赛那在2022年1-4月的销量达到136,813台,占比达44%,充分体现了消费者的认可。同时,SUV家族和混动车型也表现出色,1-4月销量分别占比37%和26%。
具体到SUV车型上面,4月份SUV的销量达到66万辆,同比增长2%,环比增长36%,也是在轿车和MPV之外,唯一出现同比正增长的汽车类型。4月份排名前十的SUV车型,自主品牌和合资品牌各占据5席,豪华品牌中只有奔驰GLC进入到了前15名内,也是唯一一款能够在销量上排名靠前的豪华品牌。
四月车企销售排行榜(21年4月份汽车分车型销量,排行)
奇瑞在一众自主车企中,4月份的销量,算是最早公布销量的车企。奇瑞的新车在4月份的终端累计销量为76775辆,同比增长96%。另外,1-4月份,奇瑞的终端累计销量为22万辆,同比增长96%。奇瑞在四月为公布星途未公布其销量数据。5月12日,乘联会公布了4月汽车零售销量数据。
随着上海车展的落幕,进入5月初,按照惯例,造车新势力相关新能源车企都会第一时间公布自家的销量排行数据,一起来看看各家新能源品牌的4月成绩吧。TOP10 蔚来 · 4月销量:6658台 在4月了,蔚来汽车发布全新ES6和2023款ET7亮相的消息,但是却并没能拯救岌岌可危的销量。
能源4月销量排名:比亚迪、特斯拉、埃安、理想、哪吒、小鹏G蔚来ES大众途观LPHEV、比亚迪宋ProDM、荣威eRX5。比亚迪 比亚迪4月销量持续高歌猛进,突破了21万辆的大关,持续领跑整个新能源汽车消费市场,成为全世界瞩目的车企。
车企销量排行榜中,3家中国品牌车企上榜,吉利汽车、长安汽车、长城汽车分别以1万辆、5万辆和3万辆排名第第第8位。其中长安汽车凭借同比75%的大幅增长表现最为抢眼。4月份,长安CS75+CS75PLUS、逸动PLUS、长安CS55 PLUS、等多款车型全面开花,推动长安汽车销量劲增。
轿车市场 4月轿车市场累计销售77万辆,同比增长9%,环比下降14%。日产轩逸以45725辆的销量,成为4月单一车型销量最大的车型。前15位车型销量均突破15000辆,显示出轿车市场的竞争激烈但仍有不少车型表现出色。SUV市场 4月SUV市场累计销售78万辆,同比增长13%,环比下降4%。
哪吒强势,问界很颓 最后说说哪吒与AITO问界。哪吒汽车这匹“黑马”势头不减,共交付11080台新车,仅次于理想的排名。去年哪吒高销量主要依托低价位车型(10万元左右),不过4月高端车型哪吒S也交付有2237台,上海车展上纯电跑车哪吒GT的上市,预计在5月也能助长一小波销量。
2025年4月乘用车市场销量与投诉分析简报
年4月乘用车市场销量与投诉分析简报 销量层面 2025年4月,中国狭义乘用车市场呈现出明显的电动化和小型化趋势。新能源主导市场:在TOP10乘用车中,新能源车型占据了7席,并且包揽了销量前四的位置。比亚迪和吉利领跑乘用车零售市场,这充分印证了电动化转型的成功。
年3月,乘用车市场零售额达到160万辆,同比增长23%,显示出车市在第一季度的稳健增长态势。1-3月累计零售量为488万辆,同比增长199%,为全年车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。春节后的消费复苏、价格战及新车型的关注点共同推动了市场的活跃。
总体市场概况 2023年3月,乘用车市场并未如预期般因新能源降价和促销潮而迎来热销,反而呈现出消费低迷和市场价格混乱的现象。本月乘用车市场零售量为151万辆,与同期基本持平,显示出市场需求的疲软态势。
早在今年4月,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在2023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上给出预测,“2023年中国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将达到850万辆,实现30%左右的增长。” 行业发展如此高涨,中国车市持续为新能源车提供着生存沃土。在局者除了疯狂向市场投放产品,好像别无他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