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家好,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吉利汽车品牌战略的问题,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吉利汽车品牌战略的解答,让我们一起看看吧。
长安、比亚迪、吉利、江淮等,2018年主流车企电动车战略将怎样?
目前除了BYD在电池领域拥有一些技术积淀之外,其他品牌基本都是与电池厂家合作的。吉利燃油车发展迅猛,带动了新能源车的发展,长安内部动静大,市场反响还比较小,江淮嘛,就看大众怎么搞了~
含血泪回归一个品牌战略的吉利为何重新走上多品牌的路?
2017年,是自主品牌***展的一年,市场份额增长,品牌向上突破,三大巨头强强联合,都值得好好细说一番。如果说在2017年,哪家自主品牌是谁火的,那一定会是吉利。
就是过去的一年里,吉利成为汽车圈里瞩目的焦点。其2017年的总销量达到了124.7万辆,同比增长约63%,在自主品牌当中独占鳌头。旗下多款品牌连续多月月销过万。
在商业版图上,吉利也持续拓展,而今,多个汽车品牌已经归属于吉利名下,或者与之有着密切的关系,也可以说,吉利又迎来了一个新的多品牌时代。2010年,吉利写出大手笔,收购沃尔沃轿车,此前,伦敦出租车、澳大利亚DSI已经被其收入麾下。今年,吉利又买买买个不停,拿下了美国最大的无人机生产商 ,抢先布局空中出行市场。取得马来西亚宝腾汽车 49%的股份,以及其旗下的世界知名的路特斯跑车。在2017年即将过去之际,吉利也没有停止前进的脚步,收购了沃尔沃集团8.2%的股份,从此,两个沃尔沃将再归同一品牌之下。
在发展之初,吉利也曾经制定过多品牌发展的战略,吉利下面分出来了帝豪、全球鹰、英伦等品牌,以求差异化发展,从而取得更多的市场份额。无奈,羸弱的品牌力支撑不起,同时共存的多个品牌,不但没有起到应该有的效果,反而浪费***,分散力量,最终以失败告终。
而今天的吉利迎来了新的多品牌时代,吉利有了足够的实力与品牌影响力来支撑它们的发展,而吉利也通过它们将触角伸展到更多的细分领域,获取更多的市场份额。当然,吉利也必须要小心处理好它们之间的关系,不能过于自信,重蹈覆辙。不过,相信经历了这么多年风雨的吉利汽车,对此应该是有充分认识的。而且我们也期待它能取得更大的发展。
答楼主问:这里关于吉利重回多品牌的说法并不是很严谨,这一次的多品牌之路其实与国际主流的几家公司有些类似,就是由控股公司实际控股,各子品牌之间又相互独立,如大众汽车就有大众品牌、奥迪、兰博基尼、宾利、斯柯达等多个品牌。
吉利控股旗下目前有主导欧系豪华的沃尔沃,亲民品牌的吉利,深耕东南亚市场的马来西亚宝腾(同时控股世界三大跑车制造商之一的路特斯),中国高端合资品牌领克,还有一家美国的飞行汽车公司。
每个品牌之间的定调和市场布局都相对独立,这样能最大程度利用***,并且减轻品牌间的内耗,强化协同发展,比如沃尔沃主导吉利联合开发的CMA架构,目前就应用在沃尔沃40系,领克还有路特斯新的SUV上。
2014年北京车展前夕,吉利宣布旗下的:全球鹰、帝豪和英伦品牌将全部回归到吉利汽车品牌下,从2007年开始实行多品牌战略,到2014年停止使用前后总计7年时间,多品牌战略并没有对品牌销量和形象带来实质性的提高。
也就是从2014年开始,吉利汽车的销量开始快速增长,至2017年创记录的124万台,2010年完成对沃尔沃的收购,但是二者的技术合作开展的并不算多。
我找来了这几年吉利的年销量变化,回归单一品牌后的第一年2014年,销量为42.58万,同比下滑22.5%(分析认为品牌合并是主因);到2015年时增长26%至53.85万;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吉利汽车品牌战略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吉利汽车品牌战略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